-美因茨队在比赛中取得关键的进球
导语:放着好好的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不当,出去蹬三轮卖汤圆。在把汤圆卖上市,一年销售50多亿后,他却又转身扎进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地热发电。速冻汤圆的长老,三全集团创始人陈泽民总是这么不按常理出牌。不久前,神农岛首席顾问,福来品牌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娄向鹏和正和岛大农业部落拜访了这位不同寻常的老人。
遵循世俗的观点,自然只能走出一条普世的轨迹。不按常理出牌,恰是通向非同凡响的共性。
25年前,陈老四处推销汤圆的时候,也有邻居背后里摇头“好好的省会市级医院副院长不当,出来蹬三轮?卖个小汤圆能赚多少?”谁成想,陈老的小汤圆不简单,一天产量3000吨,年销售额50多亿,又衍生1000多种产品,还上市了。
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的陈老,就是三全集团创始人陈泽民,他衣着普通,待人和善,原来在公司里就不把自己当董事长,又当司机、又做修理工,大伙都叫他“陈师傅”。现在陈老把公司大事儿交给儿子全权负责了,依然和老员工们像朋友一样相处,逢年过节一起聚餐,还给二十年以上的老员工建了同心员工微信群,里面有几百个人,逢年过节、员工有事的时候就发红包。在大伙看来,70多岁功成名就了,陈老的生活应该是这样会会老友、看看孙子、溜溜弯,享享清福了。谁知陈老却说:“当年我就有发电梦,现在雾霾这么严重,更需要清洁能源。这回我不玩‘小球’了,我要研究研究‘大球’。”陈老放手了“小汤圆”,又一头扎进了八竿子打不着的地热发电。
▲陈泽民的第二次创业——地美特新能源
就在外面种种质疑声的时候,神农岛首席顾问、福来品牌营销咨询机构董事长和正和岛大农业部落来到河南拜访了陈老,还有幸见到了陈老的爱人,也是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贾总。
陈老和贾总原是同学,到医院工作又是同事,后来又一起创业成就了今天的三全集团。两人伉俪情深、感情甚笃。陈老一路挽着贾总,言谈中都是自豪“原来我是在对外跑销售,她都在家里搞管理,搞生产,搞财务,所以厂里人对她的感情最深,那些底下的工人,她都一个一个叫得上名字,到现在老工人见了她,都热情的不得了,我们现在在全国各地的负责人,都是那时候贾总培养出来的。贾总是三全的幕后英雄。”
▲陈泽民和贾岭达夫妇
天天开“董事会”
2012年,陈老因为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公司“第二代领导人”即陈泽民的两个儿子开始走上前台,分别任董事长和总经理。大家都想学习传承的经验,陈老却说没有经验,“因为他们两个一直就在工厂里头摸爬滚打,以前名义上没有交,实际上也早就在放手的叫他们去管理、去决策,所谓的接班只是职务名称变了而已。他们每天晚上回来就讲今天的事情,天天都在商量事情,天天都是在开董事会。”看陈老这么轻描淡写的,我们就转头问贾总,贾总笑盈盈地说:“我们这个家庭很民主,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论辈分,一律平等,谁说得有理,别人都服你。我们对新事物很有兴趣,遇到新事物,大家都会讨论讨论。这就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乐于沟通的氛围,再加上他们也参与了创业过程,因此到了一定年龄,我们觉得应该让孩子锻炼,就退居二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儿,所以老陈就又去搞地热能了。”
▲陈泽民一家
不玩小球玩大球,地热能是陈老的第二次创业
翻看陈泽民的微信朋友圈,你会发现不少他头戴安全帽,置身工厂、郊外的照片,画面中经常有巨大的管道、白烟,还有和各色老外的合影,照片显示的地点有美国、以色列,国内的西藏、云南等地。
这些是他在全球各地考察地热能源的身影。“从2009年开始,我就不再参与三全公司的日常管理了,这些年走遍了全世界研究地热能源。”陈泽民说,无论是环境倒逼,还是技术积累,中国现在都到了发展地热能源的好时机。
地热,并不是一个新词,我们日常享用的温泉、地下热水,新闻里看到的火山岩爆发,其实都是地热能源。除了直接用于采暖、洗浴和各种工农业用热外,地热还有一项最强的功能——发电。陈泽民说,采用热能转换技术,用地热代替煤炭发电,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还可以大大减少污染排放。
陈老特别强调:“我想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做。既然我发现了地热是一个新的能源,会给人类造福,就可以去做。它和三全不矛盾,三全依然健康地发展。地热能不会用三全公司一分钱,三全公司是上市公司要对股民负责。”
“地热能源的利用效率非常高,可以说24小时不间断,而风能、太阳能发电非常依赖气象条件。”他说。
在他看来,地热发电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针对过去地热发电设备容易腐蚀、结垢等问题。他研究了国内外地热产业的现状,并在国内收购了一项地热发电机组的关键专利。通过整合国内外的地热发电技术和运营模式,陈泽民认为大规模开发地热的条件已经具备。
他还特意强调,搞“地热能源发电”不是突发奇想,而是长久以来的梦想。他谈到自己从小就是科技爱好者,喜欢搞小实验发明,也多次往科普杂志上投稿。对潮汐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模式,年少时就已思考过,而且做了一系列相关的学习和研究考察。
现在70多岁了,是重拾少年时代的爱好,搞地热发电。
说起陈老的爱琢磨、爱发明,贾总还讲了几个有趣的小故事:“60年代,老陈在北京看到了日本制造的洗衣机展览,回家后就弄一个大桶,做密封圈,在底下做两个轮,然后正转、反转,搞了郑州第一个土造洗衣机,《郑州晚报》的记者都来参观了。还有,我们买了个9寸黑白电视机,晚上回家他就改造电视,后来变成了12寸彩色的。再后来,三全汤圆的自动化生产线,也是老陈自己研究创造的,那个时候买国外的设备来组装需要几百万,老陈用30万块钱,就搞了土造的汤圆自动化生产线,一天30吨的产量都出来了。实际上现在进入地热发电行业,是因为他从小喜欢无线电,有这个基础,对所有的电器元件都很了解。而且他确实热爱、专注于地热发电,并有大量的信息储备。”
地热发电元年,又一个产业在崛起
20多年前,陈泽民放弃医院副院长职位下海,开创了速冻食品新领域,如今70高龄投身地热能源,他笑称“原来是玩小球—汤圆,现在是玩大球—地球,恰好又是一冷一热”。
他给地美特的定位是致力于中深层地热发电研究,目标是做全球地热发电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推广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不管未来发展到哪一步,他确实是热爱这份新的事业。“当我看到热腾腾的蒸汽从井里冒出来,激动的晚上睡不着觉;我有时半夜收到美国发来的邮件,哪个地热公司愿意和我合作,我高兴地都会突然把老伴叫醒一起分享。”他说。
发展地热能源不仅是认知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转变。陈泽民说,人们习惯于谈论地热能源成本高,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地热发电的成本一度电0.15元,火力、水力是0.3元,风力是0.6元,太阳电池是0.9元。“我们现在采用的是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新模式,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就像当初创新速冻汤圆,这次迈入新领域,他对前景一样坚定不移。
科技和智力资源的支持也坚定了陈泽民再创业的决心。我国著名地热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旸,听了他的想法之后也很振奋,如今汪院士也来到郑州,和陈泽民一起合作成立地热研究基地。
2016年6月20日,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战略研究”重点咨询项目启动会,20多位院士参加并积极献策。项目组研究认为,地热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应对当前大气污染三个重大问题上贡献突出。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说,地热作为非常重要的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尽管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比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的氛围,显得不温不火,发展态势亟须升温。他判断,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需要重新给予认识和定位。
从国家层面,地热能源的利用也提上了日程。按照《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从2015年的12%提高到2020年的15%,增长3个百分点。而根据《中国“十三五”地热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累计达到地热供暖/制冷面积16亿平方米,加上发电、种植、养殖、洗浴等,共可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5%,比目前的0.5%提高1%,也就是说在非化石能源今后5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地热“三分天下有其一”。
“现在机会来了,条件成熟了,技术可行了。地热利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以后会越来越简单。”陈泽民说他有这份自信,“在未来可利用的清洁能源中,地热能源应该排在首位,可开发的前景远超现在的认知。”
▲地美特新西兰公司测井试验成功
▲陈泽民在新西兰签订地热田收购协议
采访后的第二天,3月22日,陈老飞赴新西兰正式签约收购40万平方米地热田的协议。
虽然我们没有亲眼见证地热能项目走向国际关键的时刻,但是陈老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谈到地热能时目光炯炯、笃定自信的神态却可以预见。在陈老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对早日无霾更多了一份期待。
素材来源:正和岛故事汇,ID:zhisland_story
神农岛团队编辑,转载或摘录请注明神农岛,ID:sndfly
中国特产品牌营销的开山之作、神农岛首席专家娄向鹏的新著《大特产——让地方特产卖遍全国》,已经正式与读者见面。
娄向鹏被誉为中国品牌农业第一人,新书《大特产》是《品牌农业》的姊妹篇。这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从市场、消费、品牌、营销角度研究中国特产的专著,首次揭开了小特产做成大品牌的密码。
本书得到国家农业部前副部长刘坚、联想佳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陈绍鹏、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史丹利农业集团总裁高进华、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总裁黄伟东等业界大咖的热情推荐。刘坚部长表示:“我和娄向鹏的共同判断是:中国土特产迎来了难得的大发展机遇期!土特产品牌的问题是多而不强,真正打响的品牌不多。这方面娄向鹏是专家,希望大家能够在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
欢迎前往本微信页面——岛亲商城购买
点击阅读神农岛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1、娄向鹏:从加法到减法和乘法,中粮集团必须完成的战略三级跳
2、马云推崇的“新零售”,会是农业下一个风口吗?
3、卖饲料成中国首富,现在开卖调味品,5年要做20亿!
4、借着萨德,这个辣条界扛把子又出来搞事情,人民日报还为他点赞转发
5、台湾农民收入是我们的25倍,怎么做到的
6、北大才子,如何靠杀猪卖肉身家百亿?
不够尽兴?猛戳↓↓“阅读原文”↓↓查看所有历史文章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开元棋牌观点立场。
本文系作者开元棋牌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